Saturday, June 9, 2012

<多元智慧与共同领导>观后感



因为Presentation的关系,之前简单地翻阅了一本书,一本由Thomas Hoeer 撰写的书。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私立小学校长。书中除了分享他作为一校之长的经验,也分享了所谓的“共同领导(collegiality)”的概念。作者深信所谓的领导指的是人际关系的艺术。他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学校除了注重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其实作为学校重要资产的教师,其学习与成长也应该被注重。

所谓的“共同领导”除了教职员的亲密关系是根本外,如何协助互相的成长迈向共同目标也是重点。书上也说,共同领导与协同合作(collaboration)的差别在于,共同领导除了着重教师间的合作精神,也在意如何让同事间能互助成长。作者说明共同领导共有五个元素:

 (一)、共同讨论学生的课题,当中包括了学生的优点、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改变;甚至乎如何牵涉父母一同协助孩子的成长。
(二)、共同发展课程纲要。作者认为教师间共同发展课程纲要是促进了解课程的一种方式。这也让我联想到部分独中采用共同备课的概念。每位老师有不同的教法,教材或不尽不同。透过共同备课的方式,其实也可以达到同时兼互助成长的效果。
 (三)、互相观摩教学。透过观摩教学,观摩的同事可以给予正面的回应,让被观摩的教师可以改善其教学方式。此番互动的方式,除了可以协助同事间的成长,也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四)互相指导。作者建议教师向同事分享对于课程的知识、阅读教育文章后的观后感或感受、甚至乎培训课后的所思所想及所学。
(五)与行政人员共同学习。透过与行政人员探讨学校的前景,共同学习,可以促进之间的关系。就这一点,作者也说明,在谈论学校决定时,不论是教师或行政人员,也应该相互了解彼此之间的角色。

另外,作者也建议了几项促进共同领导的方式,其中包括了:

 (一)、建立读书会。读书会的建立,可以是在课前又或是放学后进行。透过阅读一些关于教育的文章或书籍及分享读后感,教师间可建立对于教育的共同想法与概念。作者也表明,一开始或许老师会抗拒参与,故可以先吸引核心老师参与学习,然后再慢慢发出影响。他也表示,校长需卸下观察者的身份,而改以同事的身份参与读书会,并需积极作出分享。
 (二)、分享知识环节。作者也建议可在教职员会议中加入教师分享的环节。教师虽然会抗拒,但当此环节以一种必要的形式发展,教师除了会分享正面的信息如阅读观后感、培训心得或教学知识,也会逐渐吸引老师分享自己教学上的失败经验。
 (三)、让教师参与新老师面试过程。透过面试,旧有老师可以了解新进老师对教育的想法、策略,这也有助于老师们日后的合作及关系的建立。必要时,校长还会安排旧有老师与新进老师人选, 在没有校长的情况下见面,以增进了解彼此的教学想法。最后,旧有老师也会向校长提出对于相关新进老师的想法。
 (四)其他的方式也包括了将共同领导的概念作为学校愿景及教师评估的其中一个选项;以及创造教师发展课程纲要的环境。 这本书我虽然只看了小章节,但却觉得这位校长的经验的确宝贵。在创造了教职员间的互助成长后,不但教师的发展被注重,所谓的团队精神也可逐渐建立。一所学校,除了校长的领导,透过共同领导的方式,学校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