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4, 2011

学校行政的人事关系(1952年严博士在槟华师训班同学会常年会员大会上讲词)

严博士士登台先说了一些谦虚的话,接着问坐在后排的听众道︰“我的声音会过低吗?坐在后排的人听得到吗?或者要我说大声一点,……?”因为会场的秩序格外好,所以严博士的声音虽然不大响亮,倒也听得非常清楚。因此,后座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答道︰“听得见,……。”接着严博士说︰“我今天所要讲的这个题目,恐怕不适合在座的一些学生,但是你们要是不愿听,或者不发生兴趣,尽管睡觉,不要紧,不过,不要吵闹。(因为会场上有几十位明德学校的高小毕业生。)

在马来亚一年来,我所听到以及看到的马来亚的中国人的问题,真是出人意料之外,实在太复杂;社会背景太复杂,以致没有具体的系统,我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很广泛,要讲起来,也非常复杂,不是一件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完的。

现在来讲对于教育的问题──学校行政上的人事关系、教员与学生是学校的细胞,那末,师生关系应怎样才有教育的意义?这点假如不先做个透澈的分析、讲究,什么教育都是行不通的。然而,对于校董、校长、教员,他们应该有什么立场?因此,校董、校长、教员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先弄清楚了,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学校。

谈到学校问题,教科书、课程、学制、经费,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问题,都是属于次要。

人的问题,第一,量不够,师资缺乏。教师不够也是次要的问题。如何使到学校当中这三方面的问题,能够弄清楚,然后才能谈到教育的问题。人事关系不能调解,这是个最大的原因。依照目前的情形,校董方面高高在上,比衙门还凶,比官厅还要大,时时都要干涉校政,甚至直接指挥,有的识字不到三五个字,也摆起董事老爷的臭架子,企图干涉校政。固然校董中也有才学,能干的人物;可是既然聘任校长,事事当然都要信用校长。俗谓,疑则勿用,用则勿疑,难道连这极普通的常识也没有吗?

在国内,或者是英国,从来没有这种奇怪的现象,那儿对教师都是很客气,很有礼貌,绝不像这儿有这种的情形;尤其在英国,这真可表现出他们的优秀传统,最值得赞赏的。但是这里又是属于英国所管理的地方,二方面的传统却没有一致,这真令人惋惜。

第二,校长,在吉隆坡我有听见很多话。校长、偶然也有特殊的人物,但其间也有特殊的情形。如新加坡星华中学教师会,校长不准加入做会员;而吉隆坡的教师会,却不准校长当主席,这是什么意义?可想而知,并不是校长没有才干或办事的能力差,而是历史背景所形成,不知多少教员的眼泪在这情景上面,其中当有特殊的意义的。我们乃是就事论事,并不以座上有数位校长,我不顾忌地随意来批评。诚然,不知多少教师的眼泪已丢在这情形上面。

第三,教员、职员质量,的确有毛病。讲到利益,距离很远,没有好的关系,别想有好的位置,这样那里有好的前途呢?教员的位置,假如安定了,也并不是三五年,十年八年,而是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才能办好的。

教育事业,与铺马路完全不同,筑马路一下子开凿就能成功,可以用数量来策划,计日完成;也不象盖房子那么简单,可以很迅速就会完善的。那末,教员位置之不能安定,乃是最大毛病。学校到了年假,便换别人,俗谓︰榴莲上市,教员找位置,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每年要有一二次大更动,这不是表明这儿的怪现象,怎样办得好学校呢?

要办学校,就必须从好的地方调整过来;然而,教员年年换,校董老爷天天来干涉,这怎样叫教员有心情进行他的任务呢?这也必须设法调整的,怎样调整呢?那就要看校董、校长、教员到底站在那方面才对,这便算是归在立场问题。校长、教员应随时随地都站在一个地方才对。因为纷纷的路,不能随便盲从乱走。要是没有分清,这样便变成没有立场。因为立场只有一个,路也只有一条可走,不然,各走极端,永远是找不到好的办法。

(一)校长、教员都走校董的路对吗?不对,但是有的却连校董放个臭屁,也要说“香”的。因此,才引起校董会瞧不起教员。

(二)校长站在教员的立场,大家有任何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要清清楚楚地提出来。站在教员的立场,才是真正的教育立场。那末,便鼓吹这种教员来华校,因为教员的立场,也就是学校立场。这样校长站在前头,校董在外圈,教员在当中,便成合心人物,痛痒相关,心气相通,逐渐争取福利,共谋进展,好的老师留任,坏的教员当自能引咎自退。这样,三五年间,第一流的人才,一定集中在一起。我在吉隆坡任职时与吴先生也有谈过这问题,把好的人才集中在一两间学校,才是改进华侨学校唯一优良方法。怎样集中,这是起点。

有好教员,就有好学生。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只要好学生,而把老师当“戈里”,那不是欺人自欺吗?我十几年来,不论大、中、小校长都做过,从来没有看到本地这种情形,用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怪剧。

我在吉玻师训班的毕业刊上,曾经有写下这样的话︰“要有好学生,要有好学校,必须有好教师。”学校中的科目,多一本书,少一本标本,有何关系,那都是枝节问题。

校董、校长、教员不能有三个立场。只有一个立场,大家能打成一片,甘苦与共,校董在外圈,这样还能受到欺侮吗?因校长不能单力抵抗校董,所以校长也要站在教员的立场,这样子就是失败也甘心。

校董不能有立场,假如要有立场,也要站在教员的立场。对于校长、校董不能过问。人事上,顶多是董事长负责物色校长,就是开商店也是这样,全权交经理去处理,假如干涉经理,那间店还有发展的希望吗?吉隆坡有位吴先生对我说︰“没有校董办不成,有了校董办不好。”这种说法,未免太悲观,太消极。然而,我觉得可以办好,要教育界本身清苦经营。校董既不愿意办,求他拜他吗?但是教育界不能团结,犹如散沙没有用处。要解决华校的问题,最低限度,教育界专谈教育界,大家一齐来,共甘苦,打成一片,把自己的力量拿出来,最后一定成功。

教育的立场,就是教员的立场,假如站在其他立场,都是危险的。做事公开,共谋利益、集思广益,这就是民主精神。学校民主化,通过了集体的意志,教员治校。过去有教授治校,大学自治,教师治校,教员升级加薪通过教务会。大家的宗旨与立场不是一样吗?教师有资格参加学校的大计,那就是学校民主化。

大陆现在的教育政策,施行以学生治校,学生是还未成熟的人,那末,以学生治校,由学生来治理先生,这也是错的,怎么行呢?

教师治校的方法。(一)校长之底下,以年资高,比较能代表大众的,选出几位为委员帮忙处理校务,对应兴应革事件,要经过委员会讨论,就是校长要聘请或解退教员,都可提案,交委员会处决。(二)委员会制度下,用错了制度,当然也有其害,但是任何制度都是有其毛病。我们是比较理论事实,因为利害有大小之别。好象民主国家的制度,假如政府跑错了路,人民都可批评政府的错,那末,校长领导下的委员会,有教员代表参加,当然大家都得以提出批评与赞赏的。


注:同事分享的好文章,看了的确感觉贴切。原来严元章博士在1952年就看到问题的症结。。。

http://chsbp.net.my/2010/0922/855.html

1 comment:

叶子 said...

我还想你怎么这么厉害,找到这篇文章,原来是沈志坚老师的网站。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仍然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