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8, 2012
观后感<老师的10个对不起>
最近接连看了很多书,都是教育类。看书,可以是一种逃避;逃避不去做论文的理由。论文已完成收集资料及输入资料的阶段。但当要开始分析资料时,我却有种不确定,不确定自己为什么做这个题目。初衷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前的自己曾经因为怀疑,怀疑自己教书的能力,所以产生职业倦怠,逃离教书的行列。过后,重回教书行列时,也同样发现部分同事有同样状况,所以做了这个题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理由却总是让我感觉怅然若失,确定又不确定。。。
说回正题。最近看了很多书。我很喜欢看书。透过别人的想法和经验分享,自己也可以学习。可是,当书本一本接着一本看,完全没有去进行思考或整理,书里的知识和阅读感受好像会慢慢变得不深刻,然后无法变成自己的知识。
刚看完了《老师的10个对不起》。作者是简世明,是一位有相当经验的国小老师。他教学的方式很特别,也很有趣。我想,他的教学方式更倾向于活学活用,教导学生如何让书本的知识与现实接轨。他是一个有创意的老师,也是一个有勇气的老师。小六毕业考,为了让学生体验别离,他很用心地在学生的考卷上写下他对学生的感觉及鼓励。一张又一张用心地写。再一年的毕业考,他写了一篇短文,向学生说了10个对不起,因为自己在教学上的伤害而抱歉。学生只要把文章读完就有20分。结果,应试的孩子哭了,不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他们看到老师的用心。
我们常常说身教很重要,在这本书里更完整地予以体现。为了教导学生公平,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作者也同样不去做。比如,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不诉诸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同理,我们也同样不应该这么做。如果我们也忍受不了学生的顶撞,那何以学生就应该接受作为老师给予的侮辱?
这本书是作者18年的工作经历与回顾,同时也是写给后辈的经验分享。从他的文字里,我看到创意和热忱的激情。我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如果他心散了,除了责骂,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找出他心散的理由,然后陪她一起度过。教会了做人,把学生当一个人来看待,进而再要求学术表现也不迟。
这本书不难读,推荐~
Subscribe to:
Posts (Atom)